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從政治人物之死說起

回教黨哈倫丁逝世,黃泉安一句推文『Adios Haron Din. Let there be peace.』毫無意外地挑起一群人的敏感神經。

而不少知識分子與文人都現身,抨擊黃泉安以及網上其他的刻薄言論。

而和往常一樣,論點大致是你可以猜到的以下幾點:

一、 即使政見不同,也不該口出惡言。因為那既不尊重死者,也讓自己降格。
二、 要顧慮死者家屬的感受。
三、 要顧慮其他種族的禁忌。
四、 雖然出了一口惡氣,卻可能帶來其他副作用。

首先關於政見不同,依然可以互相尊重這點的確沒錯。而且哈倫丁也算得上是個有堅持的從政者。黃泉安人在政壇,應該懂得愛惜羽毛。這麼發推文確實不智。即使學不到卡巴星和聶阿茲之間的惺惺相惜,也應該向林吉祥學習緬懷敦拉薩那一套。

而顧慮家屬感受這點,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引用名言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若是如此,那是否代表你可接受的,就可以用同樣方式對待人?比如說伊刑法是某人所欲,所以就可以致力把它施於他人?

扯遠了,言歸正傳。家裡有人過世的確不幸。So ? 只要大家等他死了一段時間再用比較溫和的語言批判之就不會傷害其家屬感受?還是大家都要等其家人都往生了才能發言?對於政治人物的家人,不管他們喜歡與否,這世上不淨是語言客氣的君子。而民眾的批判以致謾罵向來就是從政配套之一。其家人無從選擇,實屬不幸。但同一個配套也必定有好處存在,因此大家還有什麼好埋怨?

至於其他種族和宗教的禁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尊敬得很有經驗了(踩踏納吉頭像都被勸告自首了)。但須知那些現實生活中越是單方面不容挑戰的禁忌,引起的反撲只會更大。而網上世界就是這個副作用發酵的平台。若有人覺得看見這些東西會傷了其脆弱心靈,我提議他們反思究竟這些現象是如何形成的,而不是成天在那裡覺得自己是被逼害的一群。

當然,有人會告訴你如此一來一往,只會撕裂族群云云。嘿嘿,好像隱忍不發就會促進國民團結一樣。


(毛澤東去世後,香港四十年前的小報頭版。出處:四十年前的香港言論自由

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宗教與世俗

最近 Siti Kasim 的中指事件,讓不少非回教徒很雀躍。

有些平日不敢批評回教霸權,難得有回教徒抨擊,因此紛紛附和。有些則純粹吃花生看戲。

除了最多人引用那段『這是我與上蒼之間的事,為何我要跟隨你們的伊斯蘭方式?』,她還提出了要讓穆斯林有選擇不受回教法約束的權利。(注意,是回教法,不是回教刑事法而已)

無疑她是相對開明的回教徒,但從這系列的新聞卻讓人看到馬來西亞面對回教化威脅之際的一個不良趨勢。

有沒有發現,不少人都嘗試以伊斯蘭教的教義為切入點來和極端回教徒對話?

例如 Siti Kasim,也嘗試從可蘭經舉例,表達她對回教被扭曲的擔憂

而就連馬哈迪,最近也陷入類似的處境。話說某霹靂宗教師認為浮羅交怡的老鷹雕像有違回教教義,建議拆除。我們都知道,浮羅交怡是馬哈迪首相任期內的政績之一。對於有人針對他的鳥,馬哈迪也只是四兩撥千斤地以沒人膜拜老鷹因此沒有違背教義來打發那些無聊人。

但若真的有人去拜老鷹求真字,那雕像就該拆除?若然如此,那華人拜的明朝官員、三國武將、春秋思想家的神像,教堂內的耶穌和聖母像,以及興都教徒的戰神、大象、猴子雕像都危險了。

我們現在的問題,不就是因為一些人不顧文明社會普世價值的進程,只知埋首宗教而造成的嗎?

若這麼以經文討論下去,結果也只能在宗教之內兜圈。他們只要動輒以『你不明白伊斯蘭教教義』之類的話結束討論就完事了。

於是,什麼常識、邏輯之類的都只能靠邊站了。